孩子学业紧张,钢琴学习怎么办?
孩子学业紧张,钢琴学习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孩子们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不仅是学校功课繁重,课外兴趣班也压力重重。寿老师的学生中,一周兴趣班**过十节以上的孩子比比皆是。
这么多的课业里,如何做取舍,是门技术活。
有家长愁眉苦脸地来找寿老师,说:“孩子事情很多,没有时间练琴。但是有考级和比赛还是希望可以多多参加。”然而,寿老师的答复恐怕会让有类似想法的家长们失望了: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个想把钢琴作为一技之长来学习的孩子,都需要每日投入一定程度的练习。否则只能当做兴趣发展。
钢琴学习区别于其他科目的较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仅是头脑的学习更是动作的学习。动作练习要想保证学习效果,需要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没有时间练习,或许对音乐的理解力并没有退步,但手上的感觉一定会走下坡路。练琴不是买东西,买来了就会一直在自己口袋里;练琴更像是养一朵花,每天都要精心栽培,一旦日子久没打理,花就死了。
所以,明白这一点就不会纠结了:有时间练就收获技术,没时间练就当作兴趣。有时间练,比赛、考级甚至走专业都没问题;没时间练就慢慢地进步,弹一些小曲子也不乏为一种高雅的休闲。
如果还在纠结,说明不是不明白,而是什么都想要。兵荒马乱饿不死手艺人,想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么难的事,很少有能做到的人。
民国有个奇人李叔同,他几乎什么都擅长。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千**来也没出几个。所以,相比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最后却仅学了皮毛来说,选择一门技术,集中投入精力是更好的选择。
古语云:艺不在多,在于精。说的就是这个理。
那么,怎么选择呢?一来,可以看孩子喜好;二来,可以看孩子所有学业中较明显优势的是哪一门。看孩子喜好,常常有迷惑性,因为孩子常常以是否轻松作为评价标准,所以这一项仅作参考。看孩子哪门功课具有优势,更有价值。如果你的孩子在大型比赛中,某项技能常常获得非常靠前的排名,巴南钢琴培训,往往这项技能就是他的天赋所在。
人的学习,应当兼具博与精。中小学,还不知道未来的专业,那么学校课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掌握的博雅之术,由学校老师负责孩子的成长。除此之外,选择一门较擅长的科目,勤加操练,为一技之长,这是家长肩负的责任。寿老师以为,一对一钢琴培训,这样是更明智的选择。
琴在使用中有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杂音,是使用者感到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准确有效地判断和处理这些问题是一名调律师必需的技能之一,钢琴使用者也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判断和处理技能。本文总结了一些判断和处理钢琴杂音的方法,现将之写出来以和**交流。
对于钢琴出现的杂音可用排除判断法确定杂音的种类和产生杂音的大体部位,然后再一步步找出具体部位和原因,最后根据情况处理。根据杂音的种类和发出的部位将它分为四大部分:踏瓣系统杂音、共振杂音、张弦系列(共鸣盘)杂音、键盘机械杂音。
一、确认杂音产生的四大部分
1、踏瓣系统:踏瓣系统的杂音是较*判断的,在不弹琴只踩踏瓣时发出的杂音一定是踏瓣系统发出的杂音,这类杂音一般是“咯吱咯吱”的摩擦声音,在踏瓣的踩下和抬起的过程中出现。
2、共振:共振的声音特征一般是“咝咝”声,在击弦发出声音的同时产生,一般轻弹时杂音较小或无,重弹时杂音较大,共振的杂音和琴弦的杂音类似,共振的杂音一般来说不只是产生在某一个音上,在弹这个音相邻的音和它的上下八度音时也会出现,而琴弦杂音只出现在某一个音上,这是它们的重要区别特征。
3、张弦系列(共鸣盘)和键盘机械杂音的区别和判断:(1)声音判断:张弦系列(共鸣盘)的杂音一般都是琴弦引起的“咝咝”声,在击弦发出声音的同时产生;键盘机械杂音多为“啪啪”、“啪哒”、“吱吱”、“咕嘟”、“塔”等声音,这些声音有些是在击键时产生,有些是在击键后琴键的复位时产生,有些是在弹下琴键弦槌未击弦时产生。(2)动作判断:用手指按住发出声音的弦组然后击键,如果没有杂音出现则判断为张弦系列(共鸣盘)杂音,反之就是键盘机械杂音。
二、各部分杂音的具体判断及处理
1、踏瓣系统杂音
(1)铜踏瓣和琴体上踏瓣孔左右边框摩擦杂音:在踏瓣踩下和抬起时产生,一般目测就很*判断,是由于踏瓣偏离踏瓣孔中间位置造成。处理:轻微的可以在踏瓣孔边框上涂蜡,严重的则要调整琴体内固定铜踏瓣的金属轴架的螺钉位置。
(2)铜踏瓣和琴体上踏瓣孔上边框撞击杂音:在踏瓣抬起时产生,一般目测就既可判断,是由于踏瓣孔上边框位置呢毡脱落或发硬造成。处理:补粘或更换新呢毡。
(3)踏瓣杠杆横梁之间摩擦杂音:在踏瓣踩下和抬起时产生,目测可判断,动作判断:用手将相邻两踏瓣杠杆横梁拉开一定距离踩下和抬起踏瓣时杂音消失。处理:在摩擦处涂蜡或垫上软布和呢条,如不行就要调整踏瓣杠杆横梁支点轴架螺钉位置。
(4)踏瓣杠杆横梁弹簧杂音、踏瓣杠杆横梁支点轴架杂音、踏瓣固定轴架杂音:这类杂音是一种金属的吱吱声,古典钢琴培训,通过琴体的共鸣扩大,用手捏住杂音产生部位时声音就会消失或减小。处理:在摩擦部位滴注润滑油或涂抹铅粉
(5)踏瓣支棍两端(与背档、制音器抬档、踏瓣杠杆横梁等)接触部位杂音:一般是由于接触部位呢毡和胶套脱落或损坏导致,处理:更换呢毡或胶套,也可用细软布代替。有时踏瓣支棍和支棍孔摩擦也会发出杂音,可在摩擦处涂蜡或滴油。
(6)弱音呢档杂音:1、弱音呢档踩下时碰到击弦机支架产生“哒哒”的碰撞杂音,处理:调整弱音呢档的上下位置或在接触部位粘呢毡。2、弱音呢档一侧的弹簧杂音或与侧板摩擦音,处理:调整弹簧和呢档位置或缠上细软布。
(7)制音器抬挡杂音:在踩下延音踏瓣的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咯吱”声。处理:在制音器抬挡的几个固**涂铅粉或涂蜡,必要时更换新呢。
2、共振杂音
(1)室内物品共振:这类共振一般靠听力仔细判断就可确定杂音产生方位,然后找到共振物品并重新摆放或固定即可。
(2)琴体共振:1、琴体内杂物共振,靠听力判断方位并找出杂物;2、各部件螺钉(螺丝)松动或谱架、键盘盖轴架轴钉松动:用手或止音棍接触螺钉(螺丝)部位或改变谱架、键盘盖位置如杂音消失即可判断,处理:紧固螺丝,必要时可把谱架、键盘盖轴钉捅出来稍砸扁和弄弯再钉进去。
(3)音板开胶或顶盖等处的胶合板开胶:用手或螺丝刀**紧音板或胶合板某处杂音消失即可判断,处理:在开胶处钻一小孔往里面滴入胶液。
3、张弦系列(共鸣盘)杂音
张弦系列(共鸣盘)杂音多是由于琴弦引起的,一般是“咝咝”声,用手按住琴弦时杂音就会消失,这些问题一般靠目测和听力即可判断。
(1)琴弦与琴弦相碰:由于弦轴孔过于靠近*导致两弦接近,振动时会相蹭发出咝咝声。处理:用螺丝刀把相蹭的两根弦劈开,对难以劈开的琴弦可用螺丝刀从弦枕以上劈开,并把弦之间绊呢条使弦与弦之间分开。
(2)琴弦之间有杂物:琴弦与琴弦之间或琴弦与琴马之间有杂物,在琴弦振动时就会碰到这些杂物发出“咝咝”声,处理:清理这些杂物。
(3)琴弦与压弦条相蹭:压弦条如果压不紧,就会和弦相蹭产生杂音,用螺丝刀在弦枕上方抵紧该弦如果杂音消失即可判断。处理:紧固压弦条螺钉。
(4)琴弦与压弦条螺钉相蹭:如果琴弦过于靠近压弦条螺钉在振动时也会相蹭产生杂音。处理:可在琴弦和压弦条螺钉之间垫呢布。
(5)琴弦与别弦钉相蹭:如果别弦钉松动或位置不对不能有效别住琴弦则会产生杂音,用螺丝刀抵住别弦钉如果杂音消失即可判断。处理:把别弦钉钉紧或纠正位置。
(6)琴弦与弦马相蹭:弦马与琴弦接近部分如果太高就会与琴弦有效振动段接触产生杂音。处理:将弦马不应与琴弦接触的部分削去。
(7)琴弦与制音器相蹭:一般发生在中低音弦列交叉处,下层弦列的那个制音器太靠近上层弦列的琴弦。处理:调整下层弦列的那个制音器位置。
(8)低音缠弦缠得过松:由于缠弦铜丝缠得过松导致沙音。处理:把沙弦放松在根部取下,将弦拧紧几圈再挂到挂弦钉上;找出缠弦松的部位用尖嘴钳子夹一夹;将弦取下将缠弦松的部位砸扁后装上;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只好换弦了。
4、键盘机械杂音
键盘机械是杂音产生较多的部位,键盘机械杂音的产生部位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键盘部分和击弦机部分,可以采取排除判断法来先确定两大部分:用手指向上抬动联动杠杆使击弦机运动,如果杂音消失则可判断为键盘杂音,反之则为击弦机杂音,先确定两大部分以后就可再一步步判断具体部位。如果在判断过程中单独使击弦机和键盘运动都没杂音而使它们在一起配合动作时有杂音那就是卡钉和卡钉呢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卡钉呢磨透或发硬引起,可以更换新卡钉呢或者在旧卡钉呢上涂蜡,也可以在卡钉上涂铅粉或涂蜡。